——21 工管三班 莫睿哲
我曾眷恋过初春暖风,向金秋清风诉说心事,也曾厌恶驱赶炎夏热风,向凛冬寒风屈服。
我与风共同度过不经意的时光,将那些细碎往事抛撒如流沙纷扬,它们落在走过的道路上积印成足迹。在那些旧时光里,我有无数美好的“理想”。
我在某刻突然驻足,胡思乱想一通后又自以为思虑周全地做出决定——我要追风,追寻那个像风一样自由生活的我。
然而这叫想象,叫做年少轻狂——某段时间里的我被程序似的刷题牢笼困住了热情与向往,将视线锁定于刺眼的对错分数,向疲惫乞求认可,对时间祈祷结果,因此羡慕风的自由自在,渴望大学能自由支配时间的轻松愉悦生活。
然而有对现实的理解与挖掘,加之对未来的合理构想,才基本可以称为理想。我理想中的大学生活,既有激情澎湃的人生规划,又有轻松愉悦的闲逸安排。
安坐于书桌前回溯时间,从既往的现实中找寻审视自己:
在大字不识的幼童时期读记《三字经》、《弟子规》,于潜移默化的启蒙教育中树立模糊宏大的道德观;在欢乐纯粹的小学时期与诗词围棋民乐结缘,从此深陷传统文化之美于点滴积累中构筑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在励志敦行的初中时期参加魅力中国城志愿活动,于社会实践中去弘扬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在忙碌紧张的高中时期全方面学习多元思考,于无尽题海中向社会靠近……
过去的每一个分秒塑造了现在的我,褪去孩童时代的天真懵懂,当我以“公民”的名义思考在大学校园的新生活时,首要内容是我与社会的关系及新身份的责任。
初中时期某段疲惫的学习时光里,我误以为自己可与社会分离,不需要去关注新闻报道,不必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只需要埋头苦学去抗争所谓的升学压力、人才竞争,但现实立刻告诉我——人在群体中生活则必需努力融入集体、拥抱周围的人与物。令我羞愧的现实是,下楼买菜时老板说现金找不开问能否用手机支付,而我发现我不会用支付宝付款。从未尝试接触,所以在第一次使用时感到不安、疑惑、落后。
从前车马信笺都很慢,而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新四大发明风靡世界,学到的知识是既往的总结,当下日新月异的生活需要走出书本自己去体验。我与社会的关系是——我需要去了解它、适应它、融入它、建设它。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成为生活当中及时了解社会的重要媒介,如何善用多媒体平台是理想生活中的必要规划。
学习经历和生活经历让我情根深种,培养了“家国情怀”。登巍巍黄鹤楼,想到的是岳飞怀揣报国之志在此吟诵过的“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看飘扬彩旗,想起辛弃疾“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征战北疆收复金瓯;听泠泠雨声,忆岳飞祈雨留诗“我来属龙语,为雨济民忧”……大学生的新身份意味着:建设祖国的时代大任我辈青年责无旁贷。
故而理想生活的美好图景有和二三好友在节假日去游赏祖国大好河山:去探访戍边将士敬仰的昆仑之巅,去朱红墙琉璃瓦的紫禁城对话文物古迹,去举行过阅兵式的长安街一睹天安门尊容……不禁想起之前观阅兵式和学妹一起写的贺词——十送长安久盛世,万望山河永无恙。
明确了定位和奋斗大方向,个人的学习规划是具体内容。
虽然从小偏爱文学历史,沉迷读书写作,但既然机缘巧合被录取到工商管理专业,尝试学习新的领域未尝不是一件幸事。
高中数学与我而言是弱势科目,Python和高数在此时看起来犹如高峰,但若因畏惧而放弃攀登,已然是失败。
继续坚持我的热爱:多读书,多参加征文活动,于文字的碰撞激荡中体悟心潮起伏的快乐;学摄影,学PS,用更多的方式去记录这美好的世界;背诗词,学吉他,让生活充满韵律与诗意……
进入大学有相对宽裕的自由支配时间,多去学习一些技能,去提升自己,才能获得更多机会去实现宏大目标。
幸生于华夏,长与华夏,当情系万千,家国同构。
愿以己之力,燃理想火炬,奔赴共建美好未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